作者:魏武揮
本文發(fā)表于2007年5月號《東方企業(yè)家》,標題為“我如何運營博客網站”。
作為網站的運營者,運營策略的制定絕非技術流程的簡單執(zhí)行。搭建網站、明確功能模塊、以用戶為中心——這些看似基礎的步驟,實則暗藏取舍的智慧。所謂“以用戶為中心”,并非盲目迎合所有潛在訪客,而是要在互聯(lián)網的龐大用戶群中精準定位目標受眾,明確“哪些用戶值得被服務”,這恰是運營者必須直面的核心命題。
許多網站的運營邏輯陷入誤區(qū):開發(fā)者基于“功能趣味性”或“用戶可能使用”的假設構建產品,上線后再反向尋找廣告商支撐運營。這種“先技術后市場”的模式存在致命缺陷——即便功能吸引了一定數(shù)量用戶,若這些用戶缺乏共性特征,廣告商將因無法精準觸達目標群體而失去興趣。在細分市場為主導的商業(yè)環(huán)境下,僅憑“高收入、高學歷、年齡成熟”的三高標簽已不足以吸引廣告投放,用戶群體的“同質性”與“價值密度”才是關鍵。
從本質上看,網站的運營邏輯需回歸產品本質:產品即生產用戶。任何網站首先是一個產品,運營者的角色與傳統(tǒng)行業(yè)中的產品經理高度相似,核心任務在于產品設計。但需明確:技術代碼生成的功能模塊并非產品本身,真正的產品是“用戶”。技術工具只是制造用戶的媒介,而用戶作為產品,其價值在于能夠被“打包銷售”給廣告商——在中國,絕大多數(shù)網站的生存模式依賴廣告,無論是粗放的banner投放還是精細的品牌植入,本質都是將用戶的注意力(即用戶產品)出售給客戶。
基于這一理念,諸多運營爭議便可迎刃而解。例如,關于“網頁長度限制”的討論,焦點并非技術層面的設計優(yōu)劣,而在于運營者希望吸引何種用戶。若網站以長頁面為主要形式,雖可能失去偏好短頁面的用戶,但若長頁面用戶對A品牌具有共同偏好,A品牌便可能成為廣告客戶——這意味著運營者生產的“用戶產品”需匹配目標客戶的需求。推論至此,結論清晰:用戶是生產出來的,而非自然聚集的。
用戶的意見因此具有雙重性:從表面看,需滿足用戶需求以維持用戶規(guī)模;但深層看,用戶意見的取舍需優(yōu)先考慮客戶(廣告商)的需求。若為迎合單個用戶而損害目標客戶群體的價值,反而會降低“用戶產品”的商業(yè)吸引力。當網站發(fā)展到一定階段,便會進入“平臺化”運營階段,此時運營的復雜度將呈指數(shù)級增長。
平臺化運營的核心挑戰(zhàn)在于多維互動關系的管理。平臺與單一功能的本質區(qū)別在于,它承載著用戶與網站、用戶與廣告、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復雜互動網絡。功能模塊的增多可能導致用戶獲取效率的非線性變化,運營者需在功能迭代與用戶增長間尋求平衡。例如,若某廣告客戶的品牌在論壇區(qū)遭遇用戶質疑,運營者需在維護品牌形象與保障用戶表達權間權衡;若某廣告客戶的產品(如醫(yī)療類廣告)與用戶偏好沖突,是接受投放以維持營收,還是拒絕以避免用戶流失?再如,用戶粘度不足時,如何通過功能設計延長停留時間以滿足廣告效果需求?面對模仿者的競爭,如何通過技術壁壘或用戶體驗優(yōu)勢維持平臺商業(yè)價值?
這些日常運營難題的根源,在于平臺文化的缺失。網站作為媒體屬性的本質,決定了其必然通過傳播形成文化。從產品到平臺,文化的構建是運營的終極命題。有人以“網民素質低”為由,主張用低俗內容吸引流量,但這一邏輯站不住腳:中國網民作為國人的前沿群體,其品味并非天然低下——易中天“品三國”、于丹“論語心得”的熱銷,恰恰證明高雅內容的市場潛力。真正的問題在于:是低俗內容迎合了用戶,還是低俗內容塑造了用戶的“低俗認知”?答案或許是后者。高雅與低俗本質上都是小眾市場,前者吸引追求品質的廣告客戶,后者吸引低質廣告客戶,而大眾市場的商業(yè)價值在于“雅俗共賞”——甚至可適度向雅傾斜。
文化的力量在于其不可復制性。技術可被抄襲,數(shù)據可通過非正規(guī)手段獲取,用戶可通過工具虛假制造,但平臺文化是長期運營積淀的產物,無法速成或拷貝。以報紙為例,《21世紀經濟報道》與《申江服務導報》同樣依賴“制造注意力-出售廣告”的模式,但前者深耕財經領域的高端文化,后者聚焦都市生活的實用文化,二者吸引的廣告客戶截然不同,差異正源于文化底蘊。
回到博客運營的實踐,當被問及“Blogbus與其他BSP平臺的差異”,答案不在商業(yè)模式或技術系統(tǒng),而在于運營者一手打造的平臺文化。不同的文化會吸引不同的用戶群體,形成對廣告商而言價值各異的“用戶產品”,進而決定平臺的商業(yè)溢價能力。若為短期流量而沉迷低俗內容,最終只能吸引低質廣告(如醫(yī)療廣告),實為飲鴆止渴。用戶既然是運營者“生產”的,平臺文化的走向便完全可控——一切取決于運營者的價值選擇。
你能想象在一個充斥肉體誘惑的網站上,出現(xiàn)通用君越的高端汽車廣告嗎?文化決定了平臺的調性,調性決定了用戶,用戶決定了商業(yè)價值。這便是博客運營的底層邏輯。